综合百科

什么是负利率?负利率的负作用有哪些?

在金融市场中,伴随着通货膨胀会了解到负利率的概念,那么什么是负利率?负利率的负作用有哪些?负利率是将通常的存款利率变为负值。有时它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的利率。一般来说,当银行在央行存款时,可以赚取利息,但在负利率的情况下,需要支付手续费。银行在央行的存款会缩水,所以预计银行会积极放宽对企业的贷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央行,日本宣布实施负利率-0.1%,从2016年2月16日开始实施。

此外,实际负利率意味着银行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存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把钱存入银行,财富不仅不会增加,随着物价的上涨还会出现缩水。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8月9日发布的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低到3.5%。中国的负利率已经持续了近17个月,随着物价的上涨,老百姓的资产价值也在相对贬值。

央行于2015年10月23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自2014年11月22日以来,这是央行已六次降息,基准一年期存款利率已从3%降至1.5%,11个月内存款利率已减半。

以前,负利率的意思就是说通货膨胀率比银行存款利率高,而物价指数(CPI)快速上涨,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变为负值。

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消费物价指数)

目前,中国环球金汇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为3%,而通胀率为3.3%。负利率,即实际收益率为-0.3%。

现在,负利率意味着存款利率为负,也就是名义利率为负。目前,各国实施的“负利率政策”是一种违背常理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如果私人银行把钱投到银行,中部,它必须依次支付费用。对市民来说,如果他们把钱存到银行,不但没有利息,还要交保管费,钱会越来越少。

什么是负利率的问题解决之后,那么负利率的负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负利率的负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贷利率倒置现象会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有些人会从银行借钱,然后把钱存到银行。差额被现行利率所抵消;

(2)不利于借款企业节约使用资金。当存贷款利率上下颠倒时,企业对资金的利用就会被浪费,甚至当资金有资金闲置时,银行的贷款也不会被归还,导致资金的信贷周转不灵;

(3)不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核算,利率倒置时,银行吸收的存款越多,发放的贷款规模越大,损失越大,不利于银行自身发展和银行业务发展。

上述内容是关于什么是负利率以及其负作用的相关知识,伴随着全球通货膨胀的趋势,负利率的现象也在逐渐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