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怎样的 中国银行债券市场现状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怎样的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全国银行同业拆借中心、中国政府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银行跨市场清算所有限公司为基础,包括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债券买卖和回购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体。大多数簿记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都是在这个市场发行和交易的。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下蚂蚁金服
按照发行主体分类,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中信债。其中国债由国家中央政府发行,信用等级高,被称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是指由中国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银行人民政府批准,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向中资商业银行、商业保险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局等金融机构募集信用国务院和中国的金融债券中信债券是指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的债券。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以询价方式与自己选定的交易对手逐笔达成交易,不同于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模式,交易所进行的债券交易和股票交易一样,是由众多投资者共同投标,在精算机构的配合下咨询成交进行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银行债券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银行类
2.非银行类和非金融机构
3.外国银行。
其中的金融机构可以直接买卖和结算债券,也可以委托结算代理人买卖和结算债券。非金融机构应当委托结算代理人进行债券交易和结算。结算代理人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代表其他参与者办理债券交易、结算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债券市场现状
据外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外汇局已于2017年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布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该新政策是在2017年政策的基础上修订的。新政策允许境外非银行投资者选择多家境内金融机构进行柜台交易或间接进入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的主要经纪业务模式;海外银行投资者也可以直接进入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同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展示流程,进一步完善外汇衍生品交易机制,优化外汇交易信息收集,降低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
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背景下,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相继降息和宽松货币,从而引发了一波全球降息浪潮。“零利率”和“负利率”债券在全球债券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国债收益率明显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
19年4月,人民币计价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被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收纳,19年9月,摩根大通将人民币计价的高流动性中国政府债券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根据中央结算公司的数据,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达到1.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24.55%.
中国银行债券市场的未来挑战
首先中国债券的流动性不足,部分新发行的债券流动性相对较好,17年之前发行的流动性比较差。比如投资者根据指数需要配置17年之前发行的国债,在市场上很难买到。
同时,间债市,银行的交易大会从资金,的1000万元开始,以1000万元的整数递增。但是,资产管理公司一般会有更多的账户,比如他们会把资金的5000万元拆分成七八个甚至更多的账户,也就是说有些账户有“大宗交易”的需求。目前,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和收益率的合理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对冲工具缺乏。虽然人民银行确实放开了利率互换的参与者,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找到国内的交易对手,所以操作可行性不是很强。此外,由于缺乏对冲工具,市场参与者不愿在中国债券市场持有过多风险敞口。
此外,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运营方面也存在一些障碍,例如税收安排。自2018年11月起,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对于三年后的税收安排,很多海外投资者希望对这样重要的规则有更明确的安排,希望国内的税收规则能更详细具体,这样在内部计算收益率的时候就有更准确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