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融资是什么?项目融资有哪些特点?
项目融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融资手段。是以项目名义筹集一年以上资金,以项目经营收益承担偿债责任的一种融资形式。有很多种形式,而且很灵活。至于趋势,每个模式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趋势。
在一个项目融资中,至少要有项目公司、项目发起人和贷款人这三方存在。
项目发起人是项目的实际投资人,也称为项目投资人。可以是单个公司,也可以是几个公司组成的投资财团。项目公司由项目投资方根据股东协议(或合资协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压公司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在中国注册成立。其主要法律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本项目贷款人主要为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如商业银行,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和投资基金,以及一些政府的出口信贷机构。
项目有什么特点?
第一,融资主体的排他性。项目融资主要是依靠项目本身未来现金形成的资产,而非依靠项目本身或项目投资人以外的资产。主体的排他性使得债权人只关注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中用于还款的资金有多少,融资额、成本结构等与未来现金流量密切相关。
第二,追索权的限制。项目融资的追索权不像传统融资方式的追索权那样完全。项目融资完全取决于项目未来的经济实力,不能追求项目本身以外的其他资产。
第三,项目风险分散。由于前两个特点,决定了项目的缔约各方合作的可能性和他们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可以利用有利条件设计出最有利于融资的方案。
第四,项目信用的多样性。在项目未来的各个风险点分配多样化的债权,可以避免或减少不确定风险。
第五,项目融资程序的复杂性。由于项目融资参与金额大、期限长、涉及面广、法律文件多,相对比传统融资程序复杂。而且融资利息比企业贷款高。
目前,项目融资的主要模式包括八种模式,即贷款担保模式、对冲资金模式、直接融资模式、委托贷款模式、银行信用证融资模式、直接存款、银行承兑和基金组织的方式投资于该项目,但并不实际参与该项目。
项目组通常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项目融资: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租赁;以项目贷款的方式前往银行筹集资金;承包商应预付资金并支付履约保证金;政府与私人投资者签订特许权协议(BOT模式);或者政府和民营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或者民间投资,政府提供配套条件的建设模式(P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