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原名81021部队、65301部队,隶属于沈阳军区,军事指挥部设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 被称为“长白虎”。 其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 1985年,陆军第16军改编为陆军第16军下属的第46、47、48步兵师,并入第4坦克师、第10炮兵师(该师前身为第48军第143师,是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居住的单位,1950年12月改为第21炮兵师,装备喀秋莎火箭炮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反坦克旅、高射炮。 1998年后,第47步兵师改为第47吉林军预备役师,第139团改为第46步兵师,第48步兵师改为莫布旅,第4坦克师改为第4装甲师。 2003年,第23军撤销后,漠北第68旅、第69师划归第16军,第10炮兵师改为陆军炮兵旅,原陆军反坦克旅改为吉林省陆军预备役反坦克旅。 目前陆军第16军辖:军事直接部队:军事直接通信兵团、军事直接工程兵团、军事直接防化兵团、谯周第81团、漠北第46师、第136团、第139团、装甲团、高炮团、漠北第69师、第205团、第207团、装甲团、高炮团、机步、第48旅、机步、第68旅、装甲第4旅、 和高炮旅荣誉“平江起义第一团”——“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和“模范红九连”第46步兵师第139团——“登城第一营”第136步兵师第9团——原第48步兵师第144团第一营的演变武装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在南昌起义和萍萍发起。 相传,1937年8月,红5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2营,红12团改编为686团3营。 立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1938年9月,第685团第2营被组织为东进抗日先遣纵队第5团,进入冀鲁边区创建和保卫鲁西根据地。 1941年2月,第五团由鲁西军区第三旅组建,更名为第七团。1939年1月,686团三营改编为八路军东进支队1团,挺进微山湖以西,后更名为第10团。 1941年7月7日,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合称冀鲁豫军区。 1942年12月,湖西区划归冀鲁豫军区。由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5连发展而来的杨得志司令员、苏振华政委、第七团、第十团、第二十团,都属于冀鲁豫军区。 战争形式1944年春,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冀鲁豫军区及时扩编,积极参加解放区的扩大和地方反攻作战。 到1945年夏,冀鲁豫军区先后扩编9个团,参加抗日反攻,从日伪手中夺取了东平、阳谷、金乡等10多个县城。 1945年10月,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下辖第一、二、三旅。杨得志司令员和苏振华政委习惯被称为“杨苏纵队”。 第一纵队成立后,从河北、山东、河南北上参加平汉战役,后改为指挥冀热辽军区,向热河地区转移。 1946年12月,他回到南方成立冀鲁豫军区。1947年3月,与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合编为新的第一纵队,统辖第一、二、十九、二十旅。杨勇为司令员,苏振华为政委,随后参加了豫北、鲁西南战役。 8月,他以野战军主力跃进千里大别山,参加了皖西、确山、豫东、郑州等战役。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黄薇兵团第十八军全军覆没。 1949年2月19日,第1纵队在河南沈丘地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由第2野战军第5兵团组织。司令员尹先炳、政委王辉球将原第1师、第2师改为第46师、第47师,原第20旅改为第18军第52师。 4月参加渡江战役,8月作为第五兵团先锋进入西南,11月14日解放贵阳。 然后他进军四川,参加了成都战役。 1950年1月,他回到贵州执行剿匪任务。到1951年1月,已有10多万人被砸毁。 解放战争期间,第16军及其前身部队共消灭敌人21.2万余人。 1951年4月,16军北上河北整训,48师留在贵州,原62军186师调入。 1952年11月,第186师调至东北军区,原第11军第32师(当年太行纵队主力)调至第16军。12月,第16军进入朝鲜战争,担负起对敌作战空和阻击登陆的作战任务。 朝鲜停战后,该军于1958年4月回到中国,隶属沈阳军区。 1964年8月,陆军第46师136团第9连被国防部授予“学习毛主席模范红九连”荣誉称号。 1969年全军重新命名,第32师改名为第48师。 1976年,第46步兵师参加唐山抗震救灾。 1985年,陆军第16军改编为陆军第16军,并入第4坦克师、第10炮兵师(该师前身为第48军第143师,是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居住的单位,1950年12月改为第21炮兵师,装备喀秋莎火箭炮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反坦克旅、高炮旅、第10警备区师(1999年撤销 1998年后,第47步兵师改为第47吉林军预备役师,第139团改为第46步兵师,第48步兵师改为莫布旅,第4坦克师改为第4装甲师。 2003年,第23军撤销后,漠北第68旅、第69师划归第16军,第10炮兵师改为陆军炮兵旅,原陆军反坦克旅改为吉林陆军预备役反坦克旅。 1951年2月至1952年12月,人民解放军第16军准备入朝。 1951年2月的最后一句话,在中央军委和西南军区的命令下,军队离开贵州北上,随时准备在朝鲜作战。 同年5月初,部队集结在河北辛集地区,进行了3至4个月的突击军政训练。 部队深入开展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广泛开展指控美帝罪大恶极的活动,激发了指战员保家卫国的热情。 军事训练充满生机和活力,干部战士奋力杀敌,军事素质进一步提高。 在此期间,81101部队和81112部队先后组建了坦克团、炮兵团、高射炮营、反坦克炮营和步兵团所属炮兵营,提高了作战能力。 8月,3000多人被拉去组成一个志愿者小组,该小组向朝鲜增派了友好部队参加战争。 所有这些同志都为自己早日参加朝鲜战争而感到自豪,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在去朝鲜战争的路上感到沮丧。友军非常满意。 1951年9月,部队主力赴吉林省六合、通化地区,保障志愿军主力安全。 与此同时,现在命令81112部队出到朝鲜东海岸咸兴附近的凤阳,为抵抗登陆和反空登陆做准备。 该部于9月24日渡过鸭绿江,经过13天的连续行军,按时到达指定区域。在积极做好建设和备战的同时,对敌机展开了斗争,先后击落击伤敌机16架。 目前,81118部队排级较高,在对空的40天战斗中,用1300发子弹击落敌人打击6架,伤4架,全排无人员伤亡,创造了轻型防空武器对抗现代敌机的典型战例。 1951年11月,军队奉命保卫辽东半岛,重点保卫碧柳口至鸭绿江口的海岸和近海岛屿,防止敌人向东北烧战。 1952年11月,81123名士兵被转移到军事机构。 至此,我军完成了进入朝鲜战争的一切准备工作。 1952年12月至1953年7月27日,是进入朝鲜战争的阶段。 1952年12月24日,我军开始进入朝鲜,1953年1月中旬,全部进入朝鲜西海岸的啾川、新安府、谷川地区,准备反下降、反登陆。 1958年2月,我军奉命撤军回国。 1958年4月25日,我军所属部队全部回国,进入驻地。 1966年11月至1967年8月,军队高炮营参与援越抗美,保卫越南北部太原钢铁厂。 在对空的战斗中,该营与兄弟配合,击落美军飞机100余架,击伤飞机28架,圆满完成任务。 1969年3月,我军奉命成立侦察大队,前往虎林地区,加强镇保岛方向的边防斗争。 同时奉命担负绥芬河的边防斗争。 11月,他们陆续回到营地。 1979年2月17日,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为应对进入东北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2月18日,我部奉命赴黑龙江省保卫大庆油田。 短短三天,数万官兵和大量车辆大炮全部转入地下,部队迅速完成了备战。 那年4月,部队奉命撤回营地。 1982年10月,81389部队编入我军建制。 到1983年,部队正规化建设成效显著,9个团达到正规化团的标准,81123部队成为沈阳军区第一正规化师。 1945年9月22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晋冀鲁豫军区的命令,晋鲁豫军区机关和一支主力部队在清丰县(今河南省)六个集地区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苏振华。 下属1、2、3旅。 纵队组建后,10月20日至11月2日,他参加了平汉战役。 后来,他进入热河,回到冀辽边境地区。 1946年3月18日,该纵队所属部队减为6个团。 随后,他参加了雷东之战、绥东之战和张淮之战。 10月1日重组。 取消第3旅的番号,将第3旅的两个团分别编入第1旅和第2旅。 12月回到河北、山东、河南,仍属晋冀鲁豫军区。 1947年3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第7纵队编为第1纵队,在原第1纵队组织基础上组建新的纵队组织。 第一、二、十九、二十旅由杨勇司令员、苏振华政委、崔田民政治部主任管辖。 1947年夏,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奉命渡过鲁西南黄河,挺进大别山。7月2日至8月,猛攻运城,歼灭敌一个师两个旅,共一万三千余人。 在这场战斗中,纵队和第1旅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刘、邓首长给第一纵队的嘉奖令指出:“……收复运城开创了一个纵队独攻独灭的先例,取得了大反攻的第一次光荣胜利”。 7月12日至15日,刘集地区共歼灭2个师3个半旅,共1.3万余人。 半个月之内,三个师五个半旅,共2.6万余人,连续两次战役阵亡,加速了鲁西南战役的胜利进程。 然后跃入大别山,参加高山铺战役。 12月离开大别山,参加皖西战役、绥棱战役,后调兵北上解放郑州。 1948年冬,参加淮海战役,歼灭敌人1.6万余人,俘虏12兵团副司令员吴绍周以下将领9人。 司令部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兵力的命令,豫皖苏区第一纵队和第一部队合编为第十六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 尹先炳任司令员,王辉球任政治委员,戴润生、吴石任副政治委员,杨俊生任参谋长,吴石任政治部主任,尹赤生任后勤部部长。 原第1旅改组为第46师。 祁定根是老师,范阳春是老师的政委。第二旅改名为第四十七师,李珏任师长,郭强任师政委。第四十八师由豫皖原苏军组成,郑统一任师长,任师政委。 原纵队所属的第19旅、第20旅被调出。 16军组建后,于4月21日至23日参加渡江战役,在5兵团主攻方向突破长江屏障。到5月6日,攻占衢州、江山,切断浙赣线。 8月中旬,他接到进军西南的任务。 11月初突破敌人东部防线,14日解放贵阳。12月28日至27日,参加成都战役,俘虏沙坪(今峨边)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 夺取东山、峨眉、夹江、洪雅等县城,彻底切断胡宗南集团向西康、云南的退路。 之后,胡宗南集团在成都西南与友邻合作中全军覆没。 1950年1月,除第48师调往川南军区留在泸州外,其余部队均返回贵州参加新区政权建设。 还有遵义军分区,第46师和铜仁军分区,第47师和毕节军分区。 1951年2月,第16军离开贵州北部,准备进入朝鲜战争。 7月7日,90个建制排共3646人被抽调组成两个团,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9月,第62军第186师转入第16军。 第47师进入朝鲜战争,建于1952年3月。 11月,第186师改为国防空部队。 与此同时,第11军第32师划归第16军。 1953年11月,第16军参加朝鲜战争,1958年4月回国。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 它是在南昌起义、平江起义、湘南暴动、闽西暴动等革命武装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其中,原47师139团的前身是彭率领的井冈山红四军32团和平江起义部队,荣获“模范红十二团”光荣称号。 46师136团,原红1兵团2师5团,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中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模范红五团”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平江起义、湘南起义、闽西起义中建立的武装力量。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武装力量逐渐发展成为共产党的冀鲁豫军区部队。 国共第二次内战爆发后,冀鲁豫军区部队于1945年10月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下辖三个旅。 当时纵队司令是杨得志,政委是苏振华,所以也叫“苏阳纵队”。 该纵队成立后参加平汉战役,后划归冀热辽军区,后迁至热河省。 1946年12月,重新分配到晋冀鲁豫军区。 1947年3月与新的第1纵队同军区第7纵队合编,辖4个旅,司令员改为杨勇。 参加豫北战役和鲁西南战役后,1947年8月,他在军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叫刘邓军)“跃入大别山千里”,随后参加了皖西、确山、豫东、郑州等战役,并在淮海战役中与中国国民党方面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兵团(也叫黄薇兵团)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1949年2月19日,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在河南沈丘地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5兵团。 尹先炳被任命为王辉球司令员兼政委。 其管辖下的第1旅和第2旅扩大为第46师和第47师。所辖第20旅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扩编为第52师(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第149师)。并编入由豫皖苏区部队组成的第48师。4月参加渡江战役。 1949年8月,他作为第五兵团的先锋进军西南,11月占领贵阳。 之后,他进入四川,参加了成都战役。 1950年1月,他奉命返回贵州,与尚未撤到台湾省的国民革命军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4月第16军北上河北训练巩固,留下第48师和少数部队继续与贵州国民革命军作战,后并入原第62军管辖的第186师。 第16军在贵州停留两个步兵团后,组建为第49师。 1952年11月,第186师划归东北军区,后用于补充在朝鲜战争上甘岭战役中损失严重的第15军第45师。 原第11军第32师收编后,第16军于1952年12月进入朝鲜参加朝鲜战争,主要承担防空下降和防登陆作战任务。 朝鲜战争停战后,1958年4月回国,隶属沈阳军区。 1969年,当这个绰号被重新安排后,第32师改名为第48师。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第46步兵师参加了相关的抗震救灾工作。 1984年,在邓小平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解除数百万人的武装”后,第16军于1985年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 2003年,原第23军被解散,原属第23军的第69师、第68旅并入第16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平江起义、湘南起义、闽西起义中建立的武装力量。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武装力量逐渐发展成为共产党的冀鲁豫军区部队。 国共第二次内战爆发后,冀鲁豫军区部队于1945年10月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下辖三个旅。 当时因为纵队司令员是杨得志,政委是苏振华,所以也叫“中国人民解放军苏阳第十六集团军”。 该纵队成立后参加平汉战役,后划归冀热辽军区,后迁至热河省。 1946年12月,重新分配到晋冀鲁豫军区。 1947年3月与新的第1纵队同军区第7纵队合编,辖4个旅,司令员改为杨勇。 参加豫北战役和鲁西南战役后,1947年8月,他在军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叫刘邓军)“跃入大别山千里”,随后参加了皖西、确山、豫东、郑州等战役,并在淮海战役中与中国国民党方面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兵团(也叫黄薇兵团)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1949年2月19日,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在河南沈丘地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5兵团。 尹先炳被任命为王辉球司令员兼政委。 其管辖下的第1旅和第2旅扩大为第46师和第47师。所辖第20旅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扩编为第52师(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第149师)。并编入由豫皖苏区部队组成的第48师。4月参加渡江战役。 1949年8月,他作为第五兵团的先锋进军西南,11月占领贵阳。 之后,他进入四川,参加了成都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12月进入朝鲜参加朝鲜战争,主要负责抗击空下降和抵抗登陆。 朝鲜战争停止后,他于1958年4月回到中国。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第46步兵师参加了相关的抗震救灾工作。 1985年,他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 【摩步第46师】摩托化步兵第46师的进化。

相关文章

  • 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
  • 保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
  •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意思?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高吗?
  • 手机银行转账被骗如何追回?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账单日当天刷卡什么时候还款?
  • 中国平安险种介绍
  • 博时安盈债券C安全吗?
  • 小树时代怎么样 小树时代可靠吗
  • 股票分红需要持有一年吗?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红?
  • 余额宝升级入口在哪?升级后有什么好处?
  • 风调雨顺的调是什么意思
  • 惊天魔盗团剧情介绍
  • 活塞vs火箭直播
  • 八月十五月儿圆儿歌歌词
  • 化物语h 化物语后面接什么
  • 白羊歌词是什么意思
  • 和田玉好么
  • 广州恒大直播
  • 百合是怎样弄对方的视频
  • 李景亮vs奇马耶夫直播:全面介绍比赛内容,谁将成为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