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处置的内容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工具、器具、设备等和在企业中,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运输工具,机械,机器,建筑物等。另外,使用期限超过2年,但是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也应视为固定资产。我们来看一下有关固定资产处置的相关处理吧。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将固定资产转为待售、出售、转让、报废等。
1、企业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时,应当调整其预计净残值。
2、企业转让、出售以及报废固定资产或者毁损固定资产时,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以及相关税费之后的金额,要计入当期资产处置损益。
会计处理
企业因转让、出售以及报废固定资产或者毁损固定资产,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处置一般按“固定资产清理”来核算。
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交换非货币资产、债务重组等原因处置固定资产。它们的会计处理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固定资产转移清理。固定资产转移清理的时候,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根据已计提的累计折旧来说,借记累计折旧,根据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来说,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需要贷记固定资产。
2、清理费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及相关应付税款,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和银行存款。
3、出售收入和残料的处理。企业收回的固定资产出售价格、残值和变价收入等。需要冲减清理指出。根据实际收到的销售价格和报废价格变动收入,借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4、关于保险赔偿的处理。企业在收到或者计算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时,应对其进行冲减,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关于固定资产处置就介绍这么多了,固定资产是企业在进行核算资产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项,大到房屋、生产设备,小到各种工具等,都要进行核算,一定要认真对待固定资产处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