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2018年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介绍

导读:1997年7月1日后参保的人员属“新人”,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此次变化最大体现在基础养老金这块。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个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pide;2×个人缴费年限×1%。这次改革鼓励的参保人员多缴多得,实际上就分别体现在这个公式里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和“个人缴费年限”两项上。 首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体现“多缴多得”。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个人历年每月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的平均值。 假设一位参保人员选择以“上年度社平工资”的300%来缴费,那么他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3,另一位参保人员选择以“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来缴费,那么他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0.6。以今年退休为例,2005年度社平工资是1881元,“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1881×3或1881×0.6,差别非常大。 其次,“个人缴费年限”体现“缴费时间越长,得到的越多”。每多缴一年退休时多得百分之一。 而过去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基础养老金=个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无论缴费水平的高低和缴费年限的长短,基础养老金都一样:以今年退休为例,是1881×20%=376.2。新的计发办法中缴费30年和15年的参保人员的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则分别为30%和15%,差别很明显。 个人账户养老金因人而异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pide;本人退休年龄相应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每个退休年龄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比如退休年龄是40岁的,计发月数为233;退休年龄是70岁的,计发月数是56。年龄越大计发月数就越小,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钱领得就越多。 而过去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pide;120。大家的计发月数都是120。造成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年限与实际领取年限有较大差距。

相关文章

  • 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
  • 保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
  •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意思?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高吗?
  • 手机银行转账被骗如何追回?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账单日当天刷卡什么时候还款?
  • 中国平安险种介绍
  • 博时安盈债券C安全吗?
  • 小树时代怎么样 小树时代可靠吗
  • 股票分红需要持有一年吗?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红?
  • 余额宝升级入口在哪?升级后有什么好处?
  • 哥特王朝3好玩吗? 哥特王朝3与前作相比有何不同?
  • 房地产销售基础知识
  • 吊牌写96%羊毛,吊牌写含96%羊毛实际一根没有
  •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教务系统使用指南(简洁适用的教务系统)
  • 2013辽宁高考理综
  • 冷泡茶26cm对女孩子疼吗?解答在这里
  • 就软的关于如何增加女朋友的出水量,怎么让水越玩越多问题
  • 暗黑破坏神3美服
  • 阿森纳vs利物浦直播,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 吉住涉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