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买了100万的第三者保险,若撞死了人,其家属能获得多少赔偿?
这个不一定。一百万的三者险,意思是最高赔付额是100万,另外应当还有交强险,最高赔付12.2万。
具体赔偿多少,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责任划分,死者户口性质,年龄,被扶养人情况等等。
假如撞死一个三四线城市壮年城镇户口。
赔偿项目抢救医药费1万,死亡赔偿金90万,(父母)被扶养人生活费8万,(孩子)被扶养人生活费12万,丧葬费3万,处理丧葬事宜误工费1万,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一共120万。
假定车主买了一百万三者险、交强险、不计免赔。并且不存在任何拒赔的情形。
第一种情况,假定机动车无责,死者全责,这种情况很罕见。
能赔偿的最多是10%,加上交强险无责赔偿最多1.21万,没有精神损害赔偿金。一共是1.21+(120-5-1.21)x10%=12.6万
第二种情况,假定机动车次责,死者主责,赔偿比例是40%。
先从交强险赔偿12万元。剩余部分按40%计算,从三者险赔偿。
能获得的赔偿12+(120-12-5)x40%=53.2万元。
第三种情况,机动车、死者同责,应当赔偿60%。
先从交强险赔偿12万元。剩余部分按60%计算,从三者险赔偿。
能获得的赔偿12+(120-12)x60%=76.8万元。
第四种情况,机动车主责,应当赔偿80%。
先从交强险赔偿12万元。剩余部分按80%计算,从三者险赔偿。
能获得的赔偿12+(120-12)x80%=98.4万元。
第五种情况,机动车全责,死者无责,应当赔偿100%。
先从交强险赔偿12万元。剩余部分按100%计算,从三者险赔偿。
能获得的赔偿12+(120-12)x100%=120万元。因为三者险最高是100万,因此最高赔偿12+100=112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损失总额120,保险公司最多赔112,差的那些,也就是8万需要肇事者自己买单。
另外以上是有不计免赔的情况。如果没有不计免赔,则保险公司有5∼20%是免赔的,这块也要肇事者自己出。
从这个计算可以看出,假如二三线城市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肇事方主要责任的话一百万的保险基本够赔,如果是全责,或者除了死亡还有其他伤者,那保险就明显不够。如果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差的更多。因此,建议买三者险时,一百万起步,一线城市一百五十万起步,否则遇到大点的交通事故,会使自己半辈子的财产瞬间清空。
以上回答供参考。
这个可不一定,三者险100万并不意味着只顶格赔偿100万,因为还有交强险顶格赔付11万、1万元医疗赔付、2000元财产损失赔付,所以保险最高可以赔付112.2万元。
但是并不是说112.2万元就是受害者家属顶格能拿到的赔偿,如果判定民事赔偿最终超过112.2万元,那么多出来的部分需要肇事者自行负担。通俗讲就是三者险保额并不是受害者能拿到赔偿金额的上限。
除了三者险和交强险对赔偿金额有限定外,是否购买了“不计免赔险”对赔付比例有影响。“不计免赔险”的大概意思就是出现交通事故后,肇事者免赔经济损失,一切赔偿由保险公司负担。
举个例子讲,交警下发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假设需要综合赔偿死者50万元,在扣除交强险现行赔付的金额后,如果购买了“不计免赔险”,那么剩余的部分全部由“三者险”赔付;如果没有购买“不计免赔险”,那么剩余部分由“三者险”赔付80%-95%的比例。
虽然最终家属获得的赔偿总额是一样的,但是没有购买“不计免赔险”的肇事者是需要自掏腰包赔偿一部分的。
家属能获赔多少并不一定,还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具体的赔偿数额还需责任划分比例、死者所在地区、死者户口性质、死者年龄、死者被抚养人数量等多重因素有关:
1.责任划分是影响赔偿金额的重要因素,并非所有的交通事故都是开车人的责任,如果另一方存在超速、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翻越护栏等违法行为的话,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举个例子讲,如果被害人被认定承担责任的30%,最终赔偿金额被认定为60万,那么被害人家属只能获赔60万*(1-30%)=42万(粗略计算,实际还要扣除交强险无条件赔付部分)。
2.另一方面,当地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也影响获赔金额。比如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获赔金额肯定比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受害者获赔金额要多,因为一线城市本身经济较为发达,人均收入较高。
3.死者户口性质也影响获赔金额,在没有取消户口性质的地区,农村户口要比城镇户口获赔金额少。一般按照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赔偿,而城市户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所获得赔偿也就多一些。
4.另外,死者年龄越大则获赔金额越少。目前赔偿计算一般按照20年的可劳动时间计算赔偿,每超过60岁则减少一年的赔偿金额,达到75周岁的只赔偿5年的可劳动时间。所以在相同的条件下,受害者40岁比受害者65岁所获得赔偿要多。
5.最后就是死者有无被抚养人以及有多少被抚养人的问题,或者有无需要赡养的老人。在计算民事赔偿时,被扶养人的抚养金、需要赡养老人的赡养金都是需要考虑的,理论上被扶养人数量越多、需要赡养的老人数量越多,则赔偿金额就相应增加。
举个例子讲:假设某中年人开车撞死了人,死者家属至少能获得以下赔偿项目:
按照当地的人均收入和经济状况产生死亡赔偿金80万、医疗费用1万元、抚养费+赡养费30万、丧葬费+误工费5万、精神损失5万,合计是121万元。
假设车主购买了100万三者险、交强险和不计免赔险,且保险公司找不出拒赔的理由。那么家属获得的赔偿就是121万元,但是因为三者险+交强险的最高赔付金额是112.2万元,那么多出来的这8.8万元就需要肇事者自己掏腰包了,而且保险是不赔付精神损失费的,假设民事赔偿中包含精神损失费,那么只能肇事者自掏腰包赔付。
以上计算是在肇事者全责的情况下计算而来的,假设受害人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那么自己比例范围内的赔偿金额无需保险公司或者肇事者负担。
结语:一般来说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来看,三四线城市购买100万的三者险基本上够用了,而北上广车主最好购买更大数额的三者险,至少也得150万起步吧。
再者就是最好同时购买“不计免赔险”,否则一旦出现致死事故,肇事者可能需要自掏腰包支付5%-20%不等的赔偿金额。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