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抗疫专项再贷款,凝心聚力上海民企吹响抗疫集结号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5月8日电(记者桑彤、袁全)近期,上海正在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市,在助力企业和个人纾困、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方面,各类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推进。
在8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管小军介绍,一方面针对不同阶段企业金融诉求,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迅速配合出台了《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此后又推动地方金融组织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延长还款期限(最长可延至2022年12月31日),以及降低贷款利率、担保费率等举措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为保障各在沪金融市场和重要金融机构核心业务安全稳定运行,建立市区两级防疫专项协调机制和日报机制,确保交易运行、核心业务不间断。
在助企纾困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总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介绍,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基础上,央行积极运用国家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等优惠政策,督促带动金融机构重点帮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做好相关金融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自3月份以来,上海各金融机构共向731家抗疫物资保供企业、物流企业发放贷款335亿元,其中80%为信用贷款;向餐饮零售、旅游运输等受疫情影响的1万多家企业发放贷款723亿元。
在支持个人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要求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逾期信贷业务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征信记录;已经报送的,按征信纠错程序予以调整。
“同时,我们针对受疫情影响、个人房贷还款困难等急难愁盼问题,指导金融机构迅速回应市场关切,鼓励应延尽延,推出延期还款、调整还款计划等措施,缓解客户还款压力。我们还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的信贷支持。”余文建表示。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应贷尽贷应续尽续、能减则减能让则让、能保则保能赔则赔”,是上海银保监局推进各项金融政策落地执行的宗旨。其根本目的是“让金融行业一份利、保实体经济百业兴”。
上海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光群表示,针对部分企业和市民“增贷款”和“降成本”的诉求,要求做到应贷尽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市主要大中型中资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超过6400亿元,同比增长30%;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约4.96%,为全国最低地区之一。
针对部分企业和市民“还款难”“续贷难”的现状,要求做到应续尽续。今年一季度,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通过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方式,累计投放无缝续贷1992亿元,其中无还本续贷同比增长109%;对困难企业实施延后还款超过81亿元,累计为2万多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提供了延后还款服务。
针对市场“保供应”“保通畅”的诉求,要求急事急办开辟“绿色通道”。截至今年4月末,主要中资商业银行对货运司机和货运物流小微企业信贷余额280亿元,较年初增长12.4%。
针对部分企业和市民“保障少”“赔付难”的顾虑,要求能保则保能赔则赔。在沪保险公司在2700余款保险产品上扩展新冠责任,覆盖参保人数500余万人,目前涉疫保险赔付金额已超3400万元;为上海全市医务工作者无偿提供专属保险保障,保额超过1500亿元。
此外,各金融市场也积极发挥直接融资渠道作用,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减免手续费、开展线上受理等方式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额免除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手续费。上海期货交易所免收全部期货品种交割手续费。上海票据交易所引导会员机构线上办理业务并拓展线上受理范围。中国银联实行银联二维码交易手续费折扣的扶助计划。
上海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登勇介绍,上海证券期货基金共派驻2832名关键岗位人员在办公场所值守,在确保行业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积极为上海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比如,海通证券为承担设计集中隔离收治点的华东建筑集团非公开发行项目提供保荐承销服务,募集资金9.41亿元;国泰君安证券助力上海地产集团发行25亿元企业债券,其中14.7亿元专项用于防疫用房项目。
下一步上海金融业将根据企业的新情况、新需求,不断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工作。(完)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