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

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并不相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我们国家正式缴纳养老保险之前,已经参加了工作的人。这部分人大多是1992年之前就已经参加工作了。

一、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pide;2×缴费年限×1%。

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有的地方使用的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有的地方使用的是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由于从2019年开始,国家要求以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所以未来肯定会统一于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

缴费指数,有的是当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一般来讲,我们的缴费基数上下限都是在60%~300%之间浮动,所以缴费指数一般就是0.6~3。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由北京、四川等地过去最低缴费基数是40%,这是对一些个人和困难企业的照顾。国家已经明确进行统一到60%,北京市2019年7月1日开始上调到46%,2020年7月1日上调到52%,2021年7月1日上调到60%。

像天津等一些地区,缴纳社保时是以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为准,但是计算养老金时要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准。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比较低,这样就会造成60%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只有50%左右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这样计算出来的缴费指数就是0.5左右。

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每一个月缴费指数的平均值,10年平均指数是0.6,10年平均指数是1,20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8。

缴费年限,实际上是具体到的月,每一个月都可以转化为0.0833年。

如果我们一直按照100%缴费基数缴费,待遇会非常简单。基础养老金就是每按照1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相关文章

  • 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
  • 保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
  •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意思?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高吗?
  • 手机银行转账被骗如何追回?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账单日当天刷卡什么时候还款?
  • 中国平安险种介绍
  • 博时安盈债券C安全吗?
  • 小树时代怎么样 小树时代可靠吗
  • 股票分红需要持有一年吗?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红?
  • 余额宝升级入口在哪?升级后有什么好处?
  • 欢乐颂结局 欢乐颂结局是什么
  • 卡尔刺猬是什么梗 卡尔刺猬的解释
  • 激战2利维坦探索点有哪些? 激战2利维坦探索点的具体位置
  • 何方神圣国语?何方神圣粤语高清
  • 冬奥会结束时间是几月几日
  • 埃及魔力膏9大受诅咒旅游纪念品 千万不能带回家(三)
  • 沧海笑是什么歌
  • 海贼王漫画843
  •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 黄岩蜜橘栽培起源于什么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