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plt正常值

plt(血小板)正常值是测定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的正常数值。

plt正常值的参考范围:100~300×10^9/L。

血小板增多:当>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对于plt(血小板)的测量,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2、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3、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4、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

5、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6、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