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安保2+2会议 巩固日美同盟 还是各有所图?
当地时间17日,由日本、美国的外长及防长共同参加的“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双方就推进日美安全合作、朝鲜半岛局势等问题进行了磋商。这是日美继2015年4月以来再次举行2+2会议,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的首次2+2会议。
美方:不倾向武力解决朝鲜问题
当天,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和国防部长马蒂斯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和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在美国国务院举行会谈。
在会后的发布会上,朝鲜半岛局势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美方表示,如果朝鲜率先动武,美国将做出“有效”且“势不可挡”的军事回应,但目前,美国更希望通过外交和制裁施压等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美国国务卿 蒂勒森:
美国已同盟友做好军事应对朝鲜的准备,如果那样做是有必要的。但武力不是我们希望使用的手段,这一点美方已经说的很清楚。我们会继续同伙伴国以及盟友,一起给朝鲜***施加压力。
美日:尽快落实升级版防卫指针
就双边领域,美日防长透露,两国已经责成工作团队尽快落实2015年升级的《美日防卫指针》,在未来加强双方在情报共享、侦查、监测和军演方面的合作力度。蒂勒森称希望加快驻冲绳美军重新安置的进程。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最初制定于1978年。重点规定了所谓“日本有事”时,自卫队和美军的任务分工。该指针的制定,使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带上了军事同盟的色彩,而且也加快了日本增强军事力量的步伐。
1997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进行过修订。将“日本有事”的状态,扩大成为与朝鲜半岛局势等相关的“周边事态”。日美合作范围被分为三种情况:平时事态、日本“周边有事”和日本受到武力攻击。
2014年,日美再次修订防卫合作指针。日美合作范围更改为四种情况:即平时事态、重要影响事态、存亡危机事态和武力攻击事态。日媒指出,报告突出日美同盟的“全球性质”,实际上是把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全球。
2015年,日美举行“2+2”磋商,敲定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大幅扩大了日本自卫队对美**事行动的支援范围,并将日美军事合作视野从日本周边扩展到全球。
新版指针规定,当美军遭遇第三国威胁时日本可以前往给予援助,也可以协助美军在中东执行扫雷任务,允许美日在提升导弹防御能力、空间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合作。
新指针遭到了日本民众的抗议,抗议者指出,这会阻碍日本与中国及亚洲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坚决不能把日本再次变回战争国家。
美防长:未来加强四个新领域合作
美国防长马蒂斯特别强调了美日四个未来合作新领域,包括太空空间、网络空间、反弹道导弹和海上安全。而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也表示,希望打造可以“无缝对接”应对威胁的美日安全关系。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特朗普***并没有完整、清晰的阐述本届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虽然整体亚太战略或未成形,但此次日美召开安保2+2会议,特朗普团队内部,至少在巩固美日同盟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初步一致。紧密跟随美国安全政策的日本,也在当天做出类似表态。
有专家提醒,美日同盟的更新升级,对亚太局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美日同盟:安全保障?安全隐患!
美国对日本承担更多的军事责任和开支,和安倍***希望逐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野心似乎不谋而合。早在3月,安倍所在的自民党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日本***采购美国“萨德”反导系统,应对朝鲜导弹威胁。这一举动招致了中俄等国的反对。
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升温,安倍***内部呼吁升级武器系统,以及部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外务副大臣佐藤正久上周在社交媒体抱怨称,如果朝鲜向关岛海域射导弹,日本现有反导系统难以有效拦截。
日本因朝鲜威胁关岛而升级武器甚至使用“集体自卫权”,即便在日本前海军中将香田洋二等人士看来,这也是一个伪命题。
从国际法角度看,按照美日安保协定,只有当盟友美国宣布使用自卫权,同时要求日本提供集体自卫协助时,日本才能行使集体自卫权。而在目前美朝关系的情况下,美国这样做的概率较小。
从军事角度看,一些专家表示:针对朝鲜,美国在亚太地区有多达四层反导体系,而日本只有两层反导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如何帮助美国?
据央视驻华盛顿记者王冠观察,会议虽然没有延续前任的“亚太再平衡”这种表述,但分析认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意味着美国在亚太的军事收缩。接下来,特朗普***将如何系统的、全面的阐述对中国的战略安全政策,也引人关注。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