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王郁琦的发言值得热炒吗?

 

“国父孙中山先生创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已经103年了。”

 

12日,王郁琦谒陵最后一项、在博爱广场面向众多记者发言,一开口便语惊四座。台湾媒体大多解读为王郁琦是台湾*****第一次在中国**说出“中华民国”。

 

当天,有记者询问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问对此言有何评论?马晓光回答说: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尊敬。他103年前领导辛亥革命、开启中国前所未有社会变革的那段历史,其丰功伟绩已经载入史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岸同胞要继承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晓光的回答既符合“一中”原则,也非常巧妙,并未受到台媒鼓噪的影响。

 

**台湾研究权威学者、社科院台研所所长周志怀对此的解读,代表着某种**官方的意见:

 

“在博爱广场的讲话是一个即兴的讲话,**宋楚瑜当年也都讲过,**民众都会认为这是在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下,陈述一段历史事实。这个讲话充满感性,并不是有意去挑起两岸的争端和争议。”

 

周志怀说,按照台湾目前的体制和相关规定,“一个中国”的政策仍然是现阶段马英九当局和*****政策的核心。如果说王郁琦所说的“中华民国已经103年”有什么特殊含义的话,就是在“一个中国”架构下的表述。因为“一个中国”政策仍然是他们的现行政策。所以说,这个表述不应该也不能违反台湾的现行体制和法律制定。

 

“一中”架构是“九二共识”最重要的成绩,事实上王郁琦此行也强调九二共识。

 

不过,明明在来前曾透过媒体表示此行不提“中华民国”的王郁琦,为何非要在发言中强行“加塞”?

 

其实,对王郁琦的相关发言,有岛内舆论指出,这是王为18日接受立法院质询埋下的伏笔。在14日的记者会上,王郁琦也有提到自己的表现:在(谒陵)过程中,明确表达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以及两岸分治、各自发展的情况。

 

政论家赵少康著文认为:“中华民国103年”可以有不同解释,**可以解释为“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到现在,已经是103年了”,台湾方面可以解读成王郁琦说从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到现在已经“存在”103年了。”一个是过去的历史,一个眼下的现实。

 

正如马晓光只说历史:“他103年前领导辛亥革命、开启中国前所未有社会变革的那段历史,其丰功伟绩已经载入史册。”而王郁琦则说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在台湾得到落实。 

 

可以看出,王郁琦的发言,并非真的敢与**“对着干”,不过是巧妙地借助特定语境,为自己和马英九团队谋求政治资本,有一种“为说而说”的味道。**的回应也有一种得体的克制,毕竟现在还不到正面回应此类问题的历史阶段。而王郁琦此行的重点,显然不在于此。

 

而还有一个人,对此甚为得意。他就是吴伯雄

 

刚访问**回到台湾没几天的吴伯雄,13日接待“中华海峡政经文教交流协会”干部时,肯定王郁琦这次访问**的表现。他说,此次王郁琦很有技巧性的表彰立场,也秉持了互相平等、尊重的原则,表现令人满意。

 

这位***大佬,多次访问**,与**打交道的经验丰富。得意之下,吴伯雄透露王郁琦行前曾密访向他请益,他也面授机宜。小王登陆赴会,原来带着大佬暗授的锦囊妙计,应对立法院,早胸有成竹。

 

对于王的处境,**自然了如指掌。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