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一年有几个节日

7个法定节假日

按中国传统节日,一年中有8个,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

按中国法定节假日,一年有7个,分别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按国际所有节日,一年有51个,包括元旦、世界湿地日、情人节、全国爱耳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国际妇女节、保护母亲河日、中国植树节、白色情人节、国际**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世界森林日、世界睡眠日等51个节日。

中国节日

中国节日,是指中国的法定节日及纪念日、民间节日、其他中国承认的国际日以及重要日期等。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元旦,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农民丰收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节日的起源

中国传统节日大抵起源于先秦时代,而基本定型于两汉时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这不仅是因为“汉承秦制”,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提供了各种节日风俗得以进一步发展定型的土壤和条件。

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到宋,中国传统节日经历了它划时代的变革和调整,由于宗教的渗透、民族的融合、社会心理的变化以及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为中国节日风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节日生活开始大规模地与城市生活密切结合,从一向充满迷信、禁忌、祓禊、禳除等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而向着世俗化、娱乐型的方向转变,成为民间真正意义上的“良辰佳节”。

明清以降,中国传统节日风俗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现代中国社会生活所运行不废的各种节日风俗,基本在明清时期已得以体现。

相关文章

  • 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
  • 保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
  •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意思?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高吗?
  • 手机银行转账被骗如何追回?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账单日当天刷卡什么时候还款?
  • 中国平安险种介绍
  • 博时安盈债券C安全吗?
  • 小树时代怎么样 小树时代可靠吗
  • 股票分红需要持有一年吗?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红?
  • 余额宝升级入口在哪?升级后有什么好处?
  • 昌邑文山中学(学校介绍及教育理念)
  • 地下大厅的深处
  • 70岁老汉扮孙悟空(小伙景区扮演孙悟空被喂到饱)
  • 坟墓前最怕放什么东西
  • 分身战士漫画
  • 夹小玩具出门,往下边塞东西逛街是什么感觉?
  • 高考总分数是多少2020
  • 江苏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 鬼灭之刃X18漫画蝴蝶忍
  • 火车和铁轨哪个先发明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