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阜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韩见/文

你知道全国有多少家地矿类高校吗?你知道地矿类高校的来源吗?你知道地矿类高校的趣事吗?你知道哪所地矿类高校最美吗?……矿业界地矿类高校系列文章在周末如期而至,赶快看一看是不是你的母校。欢迎大家留言,说出你对母校的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多端发祥,肇基四地。她受命于新中国百废待兴,煤炭人才急缺之际。

她曾是当时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是原煤炭工业部隶属的两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另一所是四川矿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矿业大学),素有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在那个年代,民间有“五大地院”和“十大矿院”的说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矿业学院)就是当年十大矿院中的龙头院校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所大学。

一、东北地区曾经唯一的煤炭高等院校

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后,为了支援全中国的解放和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对煤矿专门人才的需要,东北各大矿区,如鹤岗、抚顺、阜新等都在1949年春兴办了煤矿专科学校或高级职业学校。

1949年1月成立阜新矿立中等技术专科学校;1949年8月更名为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2年9月更名为阜新矿山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更名为阜新煤矿学院;1961年开始合并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鸡西矿业学院。

1961年6月,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精神,辽宁省煤管局在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传达了煤炭部党组和辽宁省委关于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合并到阜新煤矿学院的决定。正式搬迁工作从9月8日开始,到9月27日结束。辽宁煤矿师范学院的155名教工和437名学生,抚顺煤矿学院的127名教工和598名学生以及两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等,分两批先后迁并到阜新煤矿学院。

1963年6月,国务院决定,撤销鸡西矿业学院。同年8月13日,鸡西矿业学院103名教职工以及各种实验设备、行政设施和图书资料等同时调入阜新煤矿学院,初步完成了四校合一。合校后,学院积极贯彻“高教六十条”,整顿教学秩序,贯彻“少而精”原则,强干削枝,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了教学质量。期间,学院精兵简政,撤销了中文系、数理系、科研室、政治辅导室、粮食组和福利组等机构,精减了168名教师、干部和117名工人,精减后全院教职工598人。

1978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恢复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增加28所高校为重点大学,共计88所。学校成为了全国首批88所重点大学之一,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

1981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1998年学校由原煤炭工业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进入新世纪,原阜新工业学校、辽宁电子计算机学校和辽宁省财政学校先后并入学校、建设葫芦岛龙湾校园、阜新玉龙校园,开启两地办学、三园竞秀崭新格局。

二、塑造历代学子的“太阳石精神”

“太阳石”是人们对煤炭的称颂,称颂它的朴实无华,没有宝石绚丽的光彩;称颂它的坚韧顽强,承受着大地的高温高压;称颂它的无私奉献,燃烧自己,奉献着光和热。

1、铸就“太阳石精神”,置身艰苦行业和偏僻地区育人治校

新中国诞生前夕,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迎接新中国经济与文化建设高潮,培养煤矿生产建设急需的建设者和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在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阜新,成立了阜新煤矿工业学校。建校之初,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建设东北解放区、为新中国煤炭事业培养技术人才的爱国之情来到了这里,在一片荒野上建设了这所学校。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建的城市,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数十年来,除了煤电行业,其他工业相当薄弱。正是“太阳石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辽宁工大人勇于克服办学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勇于克服个人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将一所煤炭职业专科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多层次、多科性大学。

2、弘扬“太阳石精神”,培育煤炭工业和各领域精英

在我国,煤炭工业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行业,井下采煤作业更是高危险的工作。根据煤炭行业的这一特点,辽宁工大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以德养才、厚重人品的理念,不仅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使学生甘于从事艰苦而危险的煤炭事业。

辽宁工大在煤炭行业享有“黄埔军校”的美誉,从这里不仅走出了国家煤炭工业的领导者,还走出了一大批高级管理者和科技精英。他们每个人都有相似的成长经历,从基层做起,深入实践,不畏艰苦,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正是这种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成就了广大学子的辉煌业绩,同时也铸就了辽宁工大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品牌。

3、传承“太阳石精神”,培育新时期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在的辽宁工大继续传承“太阳石精神”,为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在新时期人才培养中,重视品德塑造,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线、以教师为主体、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在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和学子中传承“太阳石精神”。

70多年来,辽宁工大为国家输送了十四万余名各类人才。广大毕业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奋斗在各领域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在危险的矿山井下,还是在艰苦的实验基地,他们一干就是几年、几十年,不仅传承了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而且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美丽的校园,大好的风光

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网站、公众号等

相关文章

  • 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
  • 保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
  •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意思?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高吗?
  • 手机银行转账被骗如何追回?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账单日当天刷卡什么时候还款?
  • 中国平安险种介绍
  • 博时安盈债券C安全吗?
  • 小树时代怎么样 小树时代可靠吗
  • 股票分红需要持有一年吗?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红?
  • 余额宝升级入口在哪?升级后有什么好处?
  • 宝贝趴墙上让我爽一下 宝贝扶着墙
  • 2011湖北高考语文
  • 摆地摊是什么梗
  • BQB是什么梗
  • 暴风城港口是怎样一个地方? 魔兽世界暴风城港口位于哪里
  • 高盛财经直播室
  • 卡布西游白骨山探秘 到底有多少人能够活着回来?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直播,如何观看?时间地点及频道汇总
  • 华为成立哪一年
  • 古代为什么要吃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