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薏苡根

药材名称:薏苡根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打碗子根(《草木便方》),五谷根(《分类草

药性

》)。

基源:为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苡的根。

原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历史:李时珍《纲目》载曰:“一种圆而亮厚,坚硬者,其米少,即粳也,但可穿做念经数珠,故人亦呼为念珠云,其根大如匙柄,结而味甘也。”此描述符合“薏苡”的特征,李时珍以前的本草大多将“意苡”与“薏米”通称“薏苡”,如《本经》即是。

形态:须根粗壮,海绵质,秆直立,丛生,高1~2m,有10多节,节多分枝。叶片扁平,长8~40cm,宽1~3cm,中脉粗壮,边缘粗糙。总状花序腋生;总苞卵圆形,琅质,坚硬,有光泽,顶端渐尖呈喙状。颖果小,含淀粉少,远不如薏米饱满。花果期6~9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1144页.图798)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池塘、河沟、山谷、溪涧及屋边的潮湿地区。分布及栽培几遍全中国。全世界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野生或逸生。

生药

采集:秋季采挖根,洗净,晒干。

药性

性味:苦、甘,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甘。” ②《纲目》:“甘,微寒。” ③《浙江民间草药》:“性凉,味淡。”

归经:《滇南本草》:“入脾、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杀虫。

主治:黄疸,水肿,淋病,疝气,经闭,带下,虫积腹痛。 ①《本经》:“下三虫。” ②《补缺肘后方》:“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胁痛欲死,锉薏苡根,浓煮取汁服。” ③陶弘景:“小儿病蛔虫,取根煮汁糜食之。” ④《滇南本草》:“清利小便。治热淋疼痛,尿血,止血淋,玉茎疼痛,消水肿。” ⑤《本草蒙筌》:“治肺痈。” ⑥《纲目》:“捣汁和酒服,治黄疸。” ⑦《草木便方》:“治胸痞满,劳力内伤。” ⑧《分类草

药性

》:“治疝气。” ⑨《浙江民间草药》:“治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

使用注意:《本草拾遗》:“煮服堕胎。”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滇南本草》:“治血淋:薏苡根6g,蒲公英3g,猪鬃草3g,杨柳根3g。水煎,点水酒服。”

单方应用:①《纲目》:“治黄疸如金:薏苡根,煎汤频服。” ②《梅师集验方》:“治蛔虫心痛:薏苡根500g切,水1400ml,煮600ml,服之。” ③《海上集验方》:“治经水不通:薏苡根500g。水煎服之,不过数服,效。” ④《延年秘录》:“治牙齿风痛:薏苡根120g。水煮、含漱,冷即易之。” ⑤《闽东本草》:“治黄疸,小便不利:薏苡根15g。洗净,杵烂绞汁,冲温红酒半杯,日服2次。或取根60g,茵陈30g,冰糖少许。酌加水煎服,日服3次。” ⑥《湖南药物志》:“治淋浊、崩带:薏苡根15~30g。水煎服。” ⑦《闽东本草》:“治风湿性关节炎:薏苡根30~60g。水煎服,日2次,或代茶频服。” ⑧《闽东本草》:“治小儿肺炎,发热喘咳:薏苡根9~15g。煎汤调蜜,日服3次。” ⑨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3):“驱蛔:水煎液浓缩至每1ml含

生药

1.5g。每日服药1次,每次150ml,连用2天。” ⑩《中华药膳宝典》:“治痰浊水饮阻滞胞络之经闭:薏苡根30g。切段,水煎。早、晚空腹饮用,连服10余剂方有效。”

食疗:①《湖南药物志》:“治夜盲:薏苡根和米泔水煮鸡肝食。” ②《闽东本草》:“治脾胃虚弱,泄泻,消化不良:薏苡根30~60g。同猪肚一个炖服。”

参考文章

薏苡根的功效中医中药

相关文章

  • 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
  • 保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
  •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意思?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高吗?
  • 手机银行转账被骗如何追回?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账单日当天刷卡什么时候还款?
  • 中国平安险种介绍
  • 博时安盈债券C安全吗?
  • 小树时代怎么样 小树时代可靠吗
  • 股票分红需要持有一年吗?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红?
  • 余额宝升级入口在哪?升级后有什么好处?
  • 成激人情在线影院920 cheng ren dianying
  • 老鹰VS雄鹿直播
  • 火影忍者究极风暴3键盘设置 如何在火影忍者究极风暴3中使用键盘
  • 初二男生长假带作业骑行395公里
  • 古剑奇谭2宣传片是什么? 古剑奇谭2宣传片是一款电视剧的宣传片。
  • 答,IQR淘宝网,如何利用它进行淘宝推广?
  • 高考总分数是多少2020
  • 步步惊心漫画版
  • 滴水段子漫画,让你笑到流泪
  • 『冒险岛』如何成为冰骑士?